工业情况

“中原之巅”春意长

fangmy34162_b.jpg

  2016年以来,经过生态修复和精心保护,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涅盘重生,重新回归山清水秀景美的自然环境。

  暮春时分,春红满地。海拔2413.8米的河南第一高峰老鸦岔上,春天才刚刚开始。

  清风习习,绚丽烂漫的杜鹃花迎着明媚的阳光渐渐苏醒,连片成簇,蔓延铺展,将小秦岭的高山之巅装点成灿若云霞的奇观。

  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最西部、秦岭最东端,沿着黄河南岸自西向东绵延31公里、南北宽平均12公里。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海拔等地理优势,小秦岭境内生物垂直带谱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覆盖率81.2%,是我国中西部宝贵的物种基因库,也是黄河中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这里还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座真正“金山”,曾因是全国第二大黄金生产基地而蜚声四海。数据显示,1975年—2015年,小秦岭区域累计生产黄金450余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成也“金山”,败也“金山”。长期粗放无序的矿山开采,让小秦岭“伤痕累累”:溪流污染、植被锐减、山体破损、矿渣遍布……珍稀野生动植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泥石流、滑坡、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

  小秦岭之痛,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警钟。

  2016年春天,是小秦岭疗愈之旅的开始。三门峡市政府郑重承诺:利用3年时间,治理保护区内各类坑口,达到“老问题逐步解决、新问题不再产生、生态环境总体向好”的整治目标。

  这是一场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的攻坚战,所有人员不讲理由、不找借口、不惜代价,以滚石上山的勇气和艰苦拼搏的毅力投入战斗。

  3年时间,77万人次,2.1亿元资金投入,1017个矿口全部关闭封堵,1.45万个矿山设施被拆除,处理矿渣2586万吨,覆土70.9万立方米,栽植苗木80.7万株,撒播草种1.46万公斤,治理恢复面积143.5万平方米……2018年12月1日,《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正式施行,在全省率先实现“一区一法”,用法治为小秦岭生态修复增强刚性底色。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3年里,保护区管理中心探索出“拉渣、固渣、降坡、排水、覆土、覆网、种草植树”的修复路子,不论严寒酷暑,不怕风霜雨雪,保护区管理中心干部职工甘守寂寞、扎根深山、默默工作,最终成功在石头窝里种活了片片新绿。

  昔日满目疮痍的小秦岭由乱变治、由静生绿,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全局性转变,重新绽放绿水青山的美丽容颜。

  小秦岭的“生态红线”成功守住了,国土、水体、空气质量越来越好,物种安全和生物多样性随之得到有效保障。2019年年初,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林麝的身影被保护区的红外相机捕捉,曾经难觅踪迹的斑羚、豹猫、黄喉貂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也一一再度出现,珍稀独特的“灵宝杜鹃”繁育出大片花海,岩白菜、串果藤等11种河南省新物种在保护区多次被发现。

  随着小秦岭生态效益凸显,当地社会经济也实现“华丽转身”。

  小秦岭矿山环境生态修复治理减少了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发生,不仅为下游群众提供了优质的生产生活用水,还维护了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治理过程中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了绿化苗木培育产业发展。矿山坑口关停后,各矿山企业在政府主导下转型发展,国投金城冶炼转型升级项目顺利投产,铜箔产业成为地方又一新兴支柱产业,亚武山国家森林公园、函谷关老子文化养生园、秦人码头等旅游项目日趋火热,绿色经济成了金城灵宝的新名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2019年3月,小秦岭矿山环境生态修复治理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典型事例。同年6月,入选河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攻坚克难36个典型案例。

  2020年6月,小秦岭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实践基地展馆建成,2022年实施改造提升,主要介绍展示小秦岭矿山治理和生态修复成功经验,累计接待近万人次,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小秦岭生态教育基地”称号。

  2021年10月14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论坛上,发布了18个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山环境生态修复治理案例名列其中,成为河南省唯一入选案例,为世界提供生态修复“中国样本”。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春日再上小秦岭,野芳幽香,嘉木繁荫,千岩竞秀,云蒸霞蔚。伤痛“愈合”后,大自然的回报无比慷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在小秦岭的山水之间徐徐展开。